通辽市区域性寒潮天气气候变化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基于通辽市 1960—2020 年的1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国家标准《寒潮等级》(GB/T 21987—2017)并参考地方标准,对寒潮及区域性寒潮天气进行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分析,再对区域性特强寒潮进行综合强度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1个气象站各等级寒潮发生频次以寒潮最多,特强寒潮最少;以48 h达到标准的频次最多;通辽市北部、东部地区为寒潮多发区。通辽市共有641 次区域性寒潮天气,年平均105 次;主要发生在9月—次年5月,秋季最多占378%;区域性寒潮、强寒潮多发生在10月,区域性特强寒潮在11月。区域性寒潮天气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气候趋势率为-0322 d/10 a;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21世纪后有小幅增多;各等级区域性寒潮天气年代际变化特征表现不同,但均呈减少趋势。选取111 次区域性特强寒潮的影响范围、达到特强寒潮的站数、达到特强寒潮的主要时间、达到寒潮标准气象站的日最低气温平均值共4个因子计算其综合强度,得出通辽市历史前10位的区域性特强寒潮,最强为1987年2月10—12日。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贾宁,于静,刘梦迪,等.通辽市区域性寒潮天气气候变化特征[J].陕西气象,2025(3):35-4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