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一次槽前干对流天气过程动力诊断分析

      2019(6):1-6.

      摘要 (378) HTML (0) PDF 4.66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槽前干对流天气进行了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发生在槽前,但垂直环境配置为中层相对干冷,低层相对暖湿,属于槽前干对流。850 hPa的切变线后反气旋环流中存在的中小尺度切变,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初始扰动并诱发了次级环流的形成,地面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中层干侵入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增强了大气垂直不稳定程度;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落区主要出现在散度通量大值区的中心附近、水汽波作用密度垂直积分大值中心及其后部梯度最大的区域内。

    • 一次副高控制下的局地大暴雨天气分析

      2019(6):6-11.

      摘要 (465) HTML (0) PDF 1.44 M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资料、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30—31日商洛出现的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地面东路冷空气入侵是触发降水的主要原因;(2)暴雨区上空湿度明显增加,有突发性暴雨湿度变化特征;(3)暴雨出现在中尺度暴雨云团发展成熟阶段,暴雨站点上空TBB低值阶段和强降水出现时段基本吻合,TBB升高时降水强度减小;(4)雷达基本速度图上出现低层气旋性辐合、高层反气旋性辐散特征,垂直液态含水量最大值所在位置与地面强降水落区基本相同。

    • 渭南市2015—2017年典型霾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分析

      2019(6):12-18.

      摘要 (431) HTML (0) PDF 1.39 M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MICAPS资料、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5—2017年渭南市11个典型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渭南市典型霾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特征,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典型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典型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细颗粒物(PM25)是PM10的主要组成成分,PM25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粗颗粒物,严重污染期间PM25和PM10二者日变化明显且基本同步。严重污染期间,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陕西处于暖脊前部、长波脊前底部,相应的700 hPa青藏高原上有短波槽,短波槽前有弱偏南气流发展;而空气质量转好时,中高纬度环流形势明显变化,陕西上空锋区加强,伴随地面东移南下冷空气的入侵,关中对流层低层偏北气流加强。PM25质量浓度与过去1小时降水量、气温、海平面气压、10分钟平均风速负相关,与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总云量正相关。

    • 陕西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及检验

      2019(6):18-23.

      摘要 (489) HTML (0) PDF 825.80 K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逐日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延安、西安、汉中、安康等雨夹雪天气的月变化特征。选取雨雪转换季节的雨、雨夹雪和雪天气个例,对地面和高空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雨雪相态转换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判别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各站的雨雪相态预报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延安、西安、汉中、安康4站雨雪相态的地面温度和露点温度均有明显差异,低层(925 hPa或850 hPa)温度也有明显差异,但随着高度增加其差异减小。利用陕西4站的判别指标和统计预报方程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进行检验,效果较好;但由于检验时间较短,结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河池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2019(6):24-29.

      摘要 (312) HTML (0) PDF 740.85 K (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细化河池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分辨率为1 km×1 km),为雷电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利用河池市2010—2015年闪电资料、2000年地理数据和2015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相关法,选取与闪电密度、强度分布相关的海拔高度、坡度等8个指标,结合闪电密度、强度,利用熵值法、复相关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建立了雷电风险计算模型,并利用历史雷灾频次对区划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城江、南丹和凤山为雷灾极高风险区,天峨、巴马、东兰和大化大部分区域为雷灾风险高值区,其他县为雷灾风险低值区(局部区域为高值区)。雷电区划风险值和历史雷灾数据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 基于EOF的南京气温变化特征及热岛效应研究

      2019(6):29-33.

      摘要 (348) HTML (0) PDF 1.31 M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对南京市1961—2016年地面气温数据进行时空分解,分析南京气温变化特征,并通过城、郊气温差值法分析热岛出现频率、热岛强度及昼夜热岛强度差异。结果表明:南京1961—1993年年平均气温在155 ℃上下波动,1993年以后各区和全市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其中城市中部增温和气温变化活跃程度远高于周边地区,是热岛中心;从热岛出现的频率以及强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热岛现象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强度也相对较弱,而80年代以后各时期热岛出现频率明显较高,并且热岛强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2001—2016年为热岛强度最大时段;对于热岛强度等级而言,目前南京市的热岛等级属于弱热岛,但是中等热岛出现频率逐渐加剧;南京市热岛效应有昼夜差异,具体表现为夜晚热岛略强于白昼。

    • 陕西省2016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质量分析

      2019(6):34-37.

      摘要 (318) HTML (0) PDF 591.54 K (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数据缺测检查、范围(极值)检查、数据时变检查、物理常数检查和僵尸数据检查等方法,对陕西2016年53套固定地段土壤水分观测10~30 cm土层的体积含水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各站缺测率均小于05%,最大为033%,最小为003%;1 h缺测时长最多,占比为644%;通信问题是短时缺测主要原因。范围检查检出数据为0的异常记录131 h,主要由该层传感器故障或因连接线松动、脱落造成,没有检出小于0或大于55%的记录。时变检查10、20、30 cm土层分别检出异常记录41、22、26 h,其中,10 cm土层检出率最高;突变主要是由于传感器防护管周围土壤发生龟裂或下陷。物理常数检查有17站发生一层或多层数据异常,其中, 53735等站三个土层全部出现异常,而且异常记录较多,异常站点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僵尸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物理常数检查异常表明这些地方的土壤结构和生态功能可能正在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

    • 陕西省天气预报技能大赛试卷分析与评估

      2019(6):38-43.

      摘要 (301) HTML (0) PDF 822.72 K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第八届陕西省气象系统天气预报技能大赛试卷和选手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试题难度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判断试题难度及合理程度。进一步分析选手答题情况,对比大赛试卷的主要考点及答题要点,总结参赛选手答卷中暴露的问题,帮助参赛选手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以期逐步提高预报水平和竞赛成绩。

    • 赣南脐橙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设计

      2019(6):43-47.

      摘要 (339) HTML (0) PDF 1.00 M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赣州脐橙种植区17县(市、区)气象站1961—2016年的逐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 1999—2014 年脐橙单产等资料,建立了赣南脐橙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的赔付标准;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对赣南脐橙低温冻害风险进行评估,并依此评价修订保险费。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LINGO软件来求解规划方程,得出保险费为67元/6667 m2。

    • 铜川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分析

      2019(6):48-52.

      摘要 (322) HTML (0) PDF 663.90 K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铜川市1981—2017年三个国家气象监测站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铜川市气温、降水量和风的特征;基于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使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评估铜川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结果表明:(1)铜川市四季分明,气温的升降与降水量的多少呈同步变化,7月气温与降水量均为全年峰值,4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02 m/s。(2)铜川市全年无闷热期,耀州区适宜期最长达5个月(5—9月),王益区及宜君县适宜期均为3个月(6—8月)。夏季人居环境舒适度等级均为3级舒适,宜君县较耀州区和王益区体感更凉爽。10—3月气温偏低,处于不舒适状态,1月为全年体感最寒冷月份。

    • 航空气象试飞保障服务平台搭建思路与设计

      2019(6):53-55.

      摘要 (624) HTML (0) PDF 473.29 K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阎良区气象局航空气象预报效率低下、技术手段落后、新产品新数据应用能力弱等问题,阎良区气象局设计航空气象试飞保障服务平台。平台以阎良智慧气象大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库,由天气实况监测,低空风切变预报预警,雷暴、积冰、颠簸预报预警,小尺度天气数值模式和航行态势可视化五个模块构成,为航空试飞及航空基地综合决策指挥提供重要支撑。

    • 宝鸡三次霜冻天气决策气象服务分析

      2019(6):56-58.

      摘要 (328) HTML (0) PDF 424.07 K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宝鸡市2010年4月14日、2013年4月6日和2018年4月7日三次霜冻天气气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霜冻天气气象服务要点:提前准确预报是基础,全方位信息发布是手段,领导重视是关键,各方联动组织防范是核心。霜冻预报预警24 h以上提前量,有利于实施防范措施。

    • 咸阳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2019(6):58-60.

      摘要 (314) HTML (0) PDF 462.01 K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促进气象科技成果业务转化应用,咸阳市气象局运用中国气象局、陕西省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新政策,搭建气象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成立咸阳市智慧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制定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办法,先后实施16项科研项目,将项目成果应用于市县业务服务,提高基层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 Photoshop与After Effects在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2019(6):61-63.

      摘要 (332) HTML (0) PDF 437.68 K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Photoshop(简称PS)与After Effects(简称AE)的部分功能与大洋D3-Edit3非线性编辑系统相结合,运用到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能够使气象影视节目的质量得到提高,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对提升节目的视觉效果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提高气象科普工作作用的思考

      2019(6):63-64.

      摘要 (318) HTML (0) PDF 317.69 K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社会和公众需求,分析论述了气象部门应如何提高气象科普的作用,并从农村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气象科普资源以及气象科普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