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两次下击暴流天气的环境背景及多普勒雷达特征

      2021(5):1-8.

      摘要 (138) HTML (0) PDF 5.84 M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西安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MICAPS资料和西安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陕西西安地区的两次下击暴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7月10日下击暴流发生在伴有冷空气侵入的环境背景场中,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弱,0~6 km垂直风切变为10 m/s,有弱的潜在不稳定能量;(2)2017年7月22日的下击暴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由局地热力条件触发,0~6 km垂直风切变为6 m/s,垂直风切变弱,有中等强度的潜在不稳定能量;(3)7月10日、7月22日两次天气过程中下沉气流同位相叠加,造成地面产生更加有破坏性的灾害性大风;(4)下击暴流初生时,下沉气流导致对流体中高层整体对流减弱,反射率因子减小,当下沉气流产生导致中层径向辐合出现后,中层辐合增强后产生的补偿作用,使得对流体中径向辐合区上部的对流得以再次增强,反射率因子出现短时增大,并维持了对流体底层辐散下沉。

    • 西南涡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对陕南降水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1(5):9-14.

      摘要 (60) HTML (0) PDF 723.97 K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南涡是生成于我国西南地区,除台风外影响我国降水的最主要天气系统之一。通过回顾对西南涡的统计结果、结构特征、其降水落区以及秦巴山区对西南涡的影响等研究成果,阐述西南涡的基本概况及其中尺度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已公开发表的2008、2011—2019年全国4—10月主要暴雨过程的统计结果,挑选出该时段内陕南地区的暴雨过程并分析得出西南涡是造成陕南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其343%的暴雨过程受到了西南涡的影响。

    • 多源新型探测资料在西安一次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2021(5):15-22.

      摘要 (417) HTML (0) PDF 1.84 M (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西安微波辐射计、西安风廓线雷达、FY4A卫星云图等新型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西安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微波辐射计可以较好地反映液态水含量、大气相对湿度和云底高度在降水过程中的垂直变化规律。液态水含量越大,降水强度越强;相对湿度在强对流发生时呈现中间层的大值区向低层扩展趋势,中高层相对湿度明显减小,2 km以下相对湿度急剧增加,加剧层结不稳定;云底高度在强对流前有剧烈波动,强降水时段降为0 km。(2)在对流天气发生前,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具有明显的垂直切变,水平风向、风速的不连续性明显。(3)FY4A 闪电探测产品可以监测覆盖区域的总闪电,其分布与雷达回波及对流云团发展位置相吻合,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卫星云图TBB最小值中心(<-65 ℃)区域出现明显降水、大风天气,强降水位于对流云团内部、TBB最小值中心附近。

    • 陕西关中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天气学分型

      2021(5):23-29.

      摘要 (63) HTML (0) PDF 1.43 M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资料,分析了2014—2018年陕西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天气学分型。结果表明:陕西重污染主要出现在关中地区,冬高夏低,秋春居中,其月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U型分布特征,重污染主要发生在冬季12—2月,年均200~332 d;关中5市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明显不同,咸阳、西安表现为单峰特征,而宝鸡、铜川、渭南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特征,宝鸡、渭南、西安、咸阳均在17时前后出现PM25质量浓度的最低值,而铜川则出现在07时左右。造成陕西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地面气压场可分为高压控制型、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和低压倒槽型四种类型,陕西持续性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地面气压场往往由以上几种交替出现。持续性重污染典型过程期间,关中地区的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同步变化特征,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地面风速有较好的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有正相关性。本地污染排放和关中城市群附近近距离输送是污染物累积增长的主要因素。

    • 2020年西安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成因及输送特征分析

      2021(5):30-35.

      摘要 (105) HTML (0) PDF 1.72 M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环境数据、西安气象自动站逐时实况数据和探空数据、NCEP 25°×25°再分析资料以及GDAS 1°×1°数据,对2020年1月21—26日西安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背景、气象要素及输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高纬地区纬向环流,850 hPa暖平流,地面弱气压场是大气污染前期的典型天气形势。重污染期间24 h变压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呈6 h超前正相关,2 m气温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呈现一定同期正相关;高湿条件下,污染物粒子的吸湿增长作用使污染程度加重;污染物积累阶段,地面弱的偏东风使上游污染物向西安地区输送,受关中向东喇叭口地形影响污染物易在近地面层聚集,后期较长时间的偏东风的增强使污染物得到迅速扩散。此次重污染过程的输入污染主要来自河北、山西与河南一带,自东向西向关中平原地区输送污染物颗粒。

    • 西咸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2021(5):36-41.

      摘要 (90) HTML (0) PDF 895.99 K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简称西咸高速公路)3个8要素气象监测站2013年8月至2019年12月逐小时资料、部分时段的逐分钟资料,对能见度<1 000 m的低能见度(用v代表低能见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造成西咸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天气为大雾、霾和强降水。霾造成的低能见度出现次数最多且时间最长,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的通行状态影响最大;一日中,低能见度出现的概率凌晨最大,下午最小,其中50 m≤v<200 m出现概率最高,是08时的186%;月平均低能见度时数在年内呈两高一低分布,1—4月、9—12月为高峰区,5—8为低谷区;3个监测站的年平均低能见度时数呈现由南向北依次增多的趋势。雾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相对湿度和温度,当湿度达到一定饱和度后,近地面温度的连续降低对能见度的下降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霾天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高低对能见度有重要影响。强降水使能见度快速下降,当雨强大于13 mm/min时能见度可降至200 m以下,降水强度的预报对低能见度的预报预警有重要意义。

    • 高陵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

      2021(5):42-46.

      摘要 (91) HTML (0) PDF 1.43 M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高陵区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PM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空气质量指数,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 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3 a来高陵区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累计时间远超其他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的累计时间。(2)PM25平均质量浓度月变化呈明显的“U”型特征,1月最高,2月、12月次之;季节变化规律为冬春高、夏秋低,冬季最高,夏季最低。(3)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特征, 23时为最大峰值,17时左右为谷值,此变化趋势与气温、风速的日变化呈相反趋势,与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M25质量浓度与风速及降水量在各个季节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整体上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整体呈正相关。(5)PM25质量浓度高值主导风向为偏西北风,其次是东北风,风向偏东和西南时PM25质量浓度值相对较小。

    • 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数据对比分析

      2021(5):47-54.

      摘要 (122) HTML (0) PDF 4.48 M (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西安泾河国家高空气象站2020年1—9月电子探空仪在0~10 km探测高度内观测的温度和水汽密度数据,与同址的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同类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以评估微波辐射计反演气象要素的准确性。结果表明: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廓线与探空数据相关性较高,平均偏差小于15 ℃,均方差小于20 ℃,两者相关性达到0990;水汽密度的平均偏差和均方差均小于10 g/m3,相关性为0972;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温度的相关性均较高,水汽密度相关性较好;在雨天天气条件下,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廓线与探空仪观测数据一致性最高,说明地基微波辐射计对厚云的反演精度比薄云高。地基微波辐射计在观测精度和探测高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使其能获得高质量的探空观测资料。

    • 西安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研究

      2021(5):55-58.

      摘要 (45) HTML (0) PDF 515.54 K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西安泾河气象站2009—2018年供暖季(当年11月15日至第二年3月15日)的气温、风速、天气现象等资料,根据节能温度计算模型,计算西安10个供暖季的日节能温度,并确定了西安本地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标准。西安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为五级:一级,TJ≥8 ℃,低量,早晚供暖;二级,5 ℃≤TJ<8 ℃,较低量,间断性供暖;三级,2 ℃≤TJ<5 ℃,中量,全天供暖;四级,0 ℃≤TJ<2 ℃,大量,全天供暖;五级,TJ<0 ℃,高量,全天供暖。节能温度计算模型及节能气象等级划分适用于西安本地,可应用于西安供暖专业气象服务业务中。

    • 西安呼吸系统疾病气象风险指数等级预报研究与应用

      2021(5):59-62.

      摘要 (503) HTML (0) PDF 609.00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西安市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与相应的气象观测数据,选取与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相关性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和呼吸系统疾病气象风险指数等级预报方法,并对预测模型和等级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日死亡人数预测模型准确率在795%以上,呼吸系统疾病气象风险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98%,预测预报效果较好。将呼吸系统疾病气象风险指数等级预报融入西安公共气象指数预报服务系统,制作呼吸系统疾病气象风险指数等级预报、预警产品,并通过全方位融媒体发布手段开展健康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 蓝田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和气象灾害研究

      2021(5):63-67.

      摘要 (63) HTML (0) PDF 841.99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1990—2019年蓝田县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结合核桃生长适宜气象指标,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对蓝田县核桃种植的气象条件适宜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普查了蓝田核桃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蓝田县气候条件适宜核桃生长,影响蓝田核桃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低温冻害和干旱。研究结果可为蓝田县核桃产业灾害防御、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 市级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研究与实践

      2021(5):68-70.

      摘要 (73) HTML (0) PDF 443.25 K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在市级气象部门信息网络系统生产运行环境安装、部署及配置Zabbix 监控系统及Grafana开源可视化组件的方法。针对气象行业各类标准化的业务系统及网络通信设备,利用Zabbix和Grafana开发一套一体化的市级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从而实现气象部门信息网络资源的集约化、自动化监控和告警。

    • 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1(5):71-74.

      摘要 (73) HTML (0) PDF 657.83 K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升气象官方微博的品牌效应,提高气象信息的覆盖度,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通过对“西安气象”新浪官方微博近10 a的运营数据分析,并对比国内气象类官方微博运营发现,运营较好的气象官方微博都具有明确的运营理念和定位。针对微博的传播特点,可以通过对气象信息原创深度解读,增加与粉丝互动交流,与本地大V和气象大V形成传播矩阵等方式增加关注度、提升传播力和扩大影响力。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