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对天气预报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气象服务不仅要及时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和预警服务,还要做好公众服务、专业用户短信服务和12121电话服务。要快捷、准确、及时的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完善天气预报发布系统,提高服务的时效性。
介绍了美国遥感图像处理系统ENVI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口、交互式分析功能、波谱工具、矢量处理功能、及遥感图像处理功能等。并将MODIS影像(HDF数据格式)在NEVI中进行了处理分析,包括数据读入、影像几何校正、监督分类和制图。应用证明,ENVI可以处理最先进的卫星数据格式,在高级遥感图像处理和高光谱影像处理方面具有优势。
选取一组气象要素为数据源,分别利用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通径分析计算和显
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xcel2007通径分析实现步骤较为复杂,SPSS17.0实现通径分析简
单快捷,且可直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和直接通径系数。两者在作统计分析前都要对数据进行正
态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直至回归方程中各变量检验均为显著水平为止,最
优的路径选择由决策系数决定。
摘 要:介绍了西安地区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系统WRF-CMAQ 及其预报产品, 该系统主要包括:气象模式WRF (WeatherResearch & Forecasting Model)、稀疏矩阵排放源模式SMOKE(SparseMatrixOperatorKernelEmissions)以及公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AMQ (CommunityMultiscaleAirQualityModel)。初步检验表明:系统的预报结果处于合理范围,24h内对PM2.5和PM10的逐小时模拟质量浓度与实况的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利用西安国家一般气象站和泾河国家基本气象站2006—2013年同期风向风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比较了西安城区与郊区风向及风速的差异。结果表明:西安城区的月平均风速均小于郊区,城区比郊区偏小50%左右;两地逐月月平均风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郊区波动较大,城区较平缓;两地年平均风速均呈缓慢减小趋势,城区比郊区减小趋势明显;郊区极大风速远大于城区;郊区大风日较多,城区仅有1 d,郊区出现大风的概率远高于城区。城区和郊区最多风向略有偏差,偏离1~20个方位;城区四季的最多风向均不同,郊区四季的最多风向变化不大;城区极大风风向较为分散,郊区较集中。
摘 要:介绍多媒体触摸屏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软硬件开发环境,阐述了系统建设的整体框架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微博以其快速、方便、分享、互动、时尚的特点,成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预
警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成部分。陕西气象部门利用腾讯微博,积
极打造公共气象服务的新途径,宣传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和气象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
的成效。就如何进一步利用微博拓展气象服务的实现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定位、加
强管理、增强互动、合作双赢等措施。
地质灾害是陕西省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用近50a中陕西省地质灾害及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了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发现强暴雨和连续降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确定了不同区域不同降雨日数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值,制定出不同区域1级至5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标准,并介绍了省气象台开发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利用陕西省1997-2000年各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的主要城市气象灾害,总结出其具有季节性、多样性、连锁性、集中性等特点,提出了城市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摘 要:利用西安市市政部门2007—2012年城市内涝资料及相应时段西安城区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雨资料,对西安城区17例内涝过程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58个内涝点内涝进行了内涝等级划分并研究了积水深度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建立了部分内涝点积水深度与降雨量方程。结果表明:西安城市内涝点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内涝发生频率最高为41%,最低为18%;7—8月为城市内涝发生高峰期,占年内涝总次数的70%;07:00—08:00、15:00—16:00 为城市内涝日变化中两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城市内涝按积水深度划分为微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其中中风险等级内涝占西安总内涝次数的45%;短时强降水是造成城市积涝的
主要原因,1h和3h降雨量是积水深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6s(SecondSimulationoftheSatelliteSignalintheSolarSpectrum)模型的结构及计算流程进行分析,利用2006年6月16日的TERRA资料,基于数据本身反演了陕西关中地区的水汽含量和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后应用6S模型和反演的结果对关中盆地的MODIS资料进行大气校正,并对结果进行探讨。
根据西安1951—2013年气温、降水,1971—2013年浅层地温,1981—2013年深层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西安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西安近63a气温增温明显,降水缓慢波动下降;各层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160cm 升温最大,15cm 升幅最小。2)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除夏季在20世纪70—80年代呈下降趋势,其余各年代际均呈上升趋势,21世纪后升温最为迅速;各年代际降水呈显著波动趋势。3) 西安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春、冬季;四季降水均有所减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 %以上,主导年降水量的变化。4)西安年平均气温、地温20世纪90年代发生升温突变,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
利用陕西省宝鸡市11县区气象站1981—2011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2000—2011年地面天气图资料和西安站探空资料分析宝鸡市重度灰霾的时间分布,重度霾日气象要素场及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1年宝鸡市年均重度灰霾24站次,呈上升趋势,趋势倾向率为4.7站次/10a;重度灰霾主要发生在冬、秋季,冬季最多,占总数的72.2%,11月至翌年2月,4个月共占83%;空间分布具有东北及南部少、中间多的特点;重度灰霾的出现和地面天气形势以及08时接地逆温有密切关系;适宜的相对湿度、风速是重度灰霾日形成的重要条件;重度灰霾站次与平均最长连续无降水日呈正相关,与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
ActiveX控件是使用COM技术创建的一个用户界面组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它可以简化集成和重用的工作,深受编程开发人员喜爱。气象软件开发常需要在程序中显示和分析卫星云图,但是日常接收到的云图为MICAPS格式,并不能像位图等格式图像那样直接显示,需要编写相应的图像解析代码,为了简化此项工作,使用VisualC++编写设计了卫星。
在常规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B)产品,结合地面降水,对渭南今年初夏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以及雷达回波图上目标云系作业前后反射率因子、垂直累计液水含量、回波顶高等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增雨效果明显。因此,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指挥人工增雨作业是有效的,回波要素变化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提供了直接物理证据。
德国“天气在线”每日向全世界提供丰富、及时的气象资料,其半小时一张的红外、可见光卫星云图在时间分辨率和时效性方面较之目前应用的云图有一定的优势,但限于网上手工调用时间慢,且其提供的云图没有地界、定位困难、不能动画显示等,很难在业务工作中较好地应用。根据实时业务所需,利用DELPHI6.0语言,开发了一套集卫星云图自动定时下载、定标、动画显示为一体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
图片浏览软件ACDSee是Windows著名的看图软件,它的3.0及以上版本大大扩充了支持的图形格式,以其简易的操作,快捷的速度,较低的资源占用率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但是一般用户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图片浏览器,主要用来观看图片,其实还有其它很实用的功能。
根据陕西省气象服务热线的特点,开发了陕西省气象用户服务业务系统。该系统具有气象信息查询、服务效果展示、业务监督管理等功能,在全省11个气象用户服务中心应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在网络媒体的广泛传播下,网络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欢迎。结合2013年1月到2015年4月中国天气网广西站、广西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已发表的优秀气象新闻稿件,总结出如何策划气象新闻以及网络气象新闻的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四个要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从而实现网络气象新闻写作水平的提升。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西安市未央路102-1号
邮编:710016 传真:
电话:029-86163551 E-mail:sxqxbjb029@163.com
版权所有:陕西气象 ® 2023 版权所有